中经记者罗辑北京报道
“那台透明球状原型机,像极了我们当时脆弱的人生。”日前,在《沪市汇·硬科硬客》第二季第4期节目“智能消费设备创新大跃迁”录制现场,影石创新(688775.SH)创始人、董事长刘靖康回忆创业的艰难历程时发出如此感叹。彼时,公司正“深陷资金链断裂与行业寒冬的双重危机”。
“在我看来,影像市场是一个开放游戏的市场,客户需求差异化,产品之间不能完全等效替代。因此,影像公司的核心命题是‘创造、创新,满足客户的新需求’。”刘靖康表示。
“有差异化的市场需求,叠加软件技术会创造3—9个月的领先窗口,在这基础上再加上全新的硬件设计,就会创造一年到一年半的领先窗口,如果再加上基于独一无二芯片的重新设计,会创造两年到三年的领先窗口。”刘靖康认为,创造领先于行业的时间窗口尤其重要。
实践表明,通过对行业赛道的精准把握到全球化拓展的战略布局,以及对产品创新的不懈追求,影石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。
需求挖掘+技术赋能全球累计用户数百万
近年来智能消费设备飞速发展,已从单一功能设备,发展为融合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技术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提供者。
“智能消费设备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。以影像设备为例,它不仅是工具,更是帮助用户记录生活、创造情感连接的载体。”刘靖康表示。
影石创新一直专注于智能影像领域,产品线覆盖全景相机、运动相机、手机稳定器、视频会议相机等,业务已拓展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全球硬件用户累计数百万户,在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成绩显著。
“过去几年,中国硬科技在全球市场实现弯道超车,中国厂商凭借锐意创新的产品迭代和扎实的技术攻坚,改写了行业规则,赢得了定义未来的话语权。我们始终相信,‘死磕做好技术、踏实做好市场’,就能被看见、被认可。”刘靖康表示,不只影石创新,国内还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公司,在不同的领域耕耘。
在刘靖康看来,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系统捕捉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,同时高品质、快速跟踪这些需求,形成技术与产品的领先窗口期。此外,持续投入品牌、渠道和服务体系等领域,经过日积月累,这些投入会持续产生影响。
对于需求挖掘和技术供给,刘靖康认为有三个方面。
首先,挖掘客户新需求和游戏市场有相似的地方。客户对新产品的包容度越来越强,新的变化或能力往往能刺激新的需求。
其次,彻底的创新将提高市场渗透。全景相机“一键记录全场”的创新,激活了传统运动相机渗透率低的领域,如家庭聚会、旅行、运动等,全景相机可自动捕捉360°画面,解决“记录与体验不可兼得”的痛点。
最后,创新带来新的需求。用户的需求并不是现成的,以“隐形自拍杆”为例。以前没有人提出这个需求,但当用户发现添加了这一功能后,整个画面很清爽,仿佛有人在跟拍,需求从而涌现。
创业艰难团队比项目重要
虽然有敏锐挖掘市场需求的能力,也有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,但前期重研发、重投入的“硬科技”企业的发展仍然充满挑战。
“2016年,影石创新深陷资金链断裂与行业寒冬的双重危机。”刘靖康提到,当时硬件卷入低价竞争风暴,资本对重投入硬件赛道极度悲观,公司账面仅剩30万元,只够支付下月工资,而首款产品Nano全景相机因供应链问题,良率低至35%,订单交付无望。
“我们当时创始团队(7名南大同学)月薪只有1500元;3个月内被42家机构拒绝,一度陷入绝境。在前往与IDG商谈融资的火车上,我和团队彻夜修复有故障的透明球状原型机至凌晨4点。”刘靖康回忆,“那台透明球状原型机,像极了我们当时脆弱的人生。”
就在毕业前一个月,刘靖康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创业邦和IDG的李丰、童晨——只花了40分钟就决定投资。
“他们是决定投资我们、而不是我们的项目——当时我们的初创团队几乎都是大学同学,每人月薪只有1500元,现在他们还在公司,上市当天我们一起上台敲钟。”刘靖康提到,“如果不是IDG 40分钟就决定投资我们,如果再稍微拖一个月,我们资金链就断了,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。”
科创板对科技企业更“友好”
除了一级市场的资本支持,6月11日,A股正式迎来“智能影像第一股”——影石创新正式登陆科创板。
“上市是公司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也意味着新的起点和责任,让我们能更专注地投入长期发展,去创造更大的价值。”刘靖康提到,更进一步来看,当前的资本市场政策对于科技企业提供了较以往更大的空间。
“我们选择在科创板上市,也是考虑科创板对于科技企业更友好,例如盈利层面的包容。上市也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和更丰富的股权激励工具。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,这也意味着影石创新有了更充足的‘粮草弹药’,助力我们加码技术研发,聚焦影像业务,把影像这一核心业务做得更深、更透,服务好全球用户,去探索影像未来的新可能。”刘靖康解释。
“成功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‘加速赛跑’的机会。”刘靖康表示。
除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外,刘靖康还提到,以旧换新、消费补贴等政策直接刺激高端市场需求,比如全景相机等新兴品类被纳入补贴范围,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影石创新产品的销量增长。研发创新支持加速技术突破,比如地方专项资助和奖励,也支持企业在高精尖科技等核心领域的研发,激励企业打造标杆产品。
高定价+性价比下的全球化布局
中国智能消费设备企业出海是重要增长极,影石创新从创立起就将全球化作为战略方向。
“我们从公司创立的第一天开始就选择‘出海’战略,主动避开国内低价竞争的‘红海’。”刘靖康介绍,国内电子消费市场竞争激烈,尤其是VR全景技术当时处于起步阶段,而国外市场相对成熟而且海外市场需求潜力大。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在海外有成熟的市场和大量户外运动爱好者、旅游拍摄者等目标客户。此外,2016年UGC(用户创作内容)经济的崛起,为“出海”提供了基础。
在具体的“出海”战略上,刘靖康认为其关键在于不走低价性价比路线,而是追求高定价的性价比——产品价格不低,甚至比头部品牌(如大疆、GoPro)贵20%—30%,但凭借垂类场景的独特体验和竞争力,影石创新赢得了大量客户。
影石创新针对不同地区、不同场景,定制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信息传递,这种精细化营销是“出海”成功的关键。
与此同时,中国供应链的完善和成熟、政策和生态的协同也为中国企业“出海”提供了先天优势。
“在‘出海’过程中,由于中国手机行业供应链比较的成熟,我们继承了很多溢出的供应链优势,包括工艺和人才等,任何环节缺一不可。同时,在政策和生态方面,国内大市场提供了创新孵化能力,各类支持政策给我们更多的时间、更多的资源,去做更好的产品。”刘靖康表示。
据介绍,影石创新正在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。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4.8亿元,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13.16%。截至2024年年底,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达57.68%,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,其中发明专利189项。
展望未来五至十年,刘靖康提到,影石创新的愿景是专注影像领域,持续探索智能影像的边界,为消费者带来记录灵感和乐趣。同时,希望通过产品上的创新创造新的品类,创造三个first mover(先行者)的世界级产品。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